研究表明,形成對一個人的第一印象只需要十分之一秒。
圖形和圖像對形成第一印象起著重要作用。
無論是您的網(wǎng)站、應(yīng)用程序截圖還是游戲設(shè)置,
其中的圖像都會以文本無法做到的方式吸引受眾。
這就是為什么當(dāng)您為另一種語言本地化圖形和圖像時,
了解該用什么樣的內(nèi)容非常重要。
保存源美術(shù)文件
為了避免麻煩,請始終保存源圖像文件以備將來翻譯用。
包含文本的圖片可以以EPS或GIF等格式保存,以減小文件大小。
然而,這些格式不方便翻譯人員翻譯嵌入圖像中的文本。
正確的做法是,保留一份源文件的副本,以便翻譯人員可以編輯文本層。
這樣可以節(jié)省翻譯所需的時間和金錢。
盡量避免圖片上有文字
如果您想節(jié)省成本,避免在圖片中放置文本。
相反,使用通用符號或圖標(biāo)來讓用戶明白。
如果需要文本,以文本格式將其單獨放在圖片下方(或靠近的地方),
以方便將其從一種語言翻譯為另一種語言。
少使用動物
動物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義。
例如,在美國或英國,狗可能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然而,在伊斯蘭國家,狗被認為是不潔或不衛(wèi)生的。
同樣,盡管牛肉在大多數(shù)西方人的飲食中很常見,
但印度人永遠不會傷害牛,因為他們認為牛是神圣的。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避免在圖形中使用動物。
如果要用的話,請確保使用的動物適合目標(biāo)市場的文化。
注意顏色的使用
顏色在不同的文化中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釋。紅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亞洲文化中,紅色可以象征財富、幸福和歡樂。
紅色在亞洲慶?;顒?、婚禮和其他節(jié)日中很常見。
相反,紅色在西方文化可以代表犧牲(如,鮮血)、激情或危險。
選用的顏色在不同文化中可以喚起不同的感受。
在本地化圖像時,一定要研究目標(biāo)市場。
檢查手勢和表情符號
在一種文化中看似無特別含義的手勢在另一種文化中可能實際上是非常無禮的。
所以將手勢本地化到另一個市場時,必須小心,并且一定要檢查手勢或表情符號。
例如,豎起大拇指在大多數(shù)文化中都表示認可。
然而,在中東的某些地區(qū),這個手勢的意思是“去你的”——基本上相當(dāng)于對人豎中指。
同樣,表示“好的;可以”的手勢在西方文化中是另一種表示認可的手勢。
但在巴西不要使用這個手勢。對巴西人來說,這個手勢是一種侮辱他人的冒犯性手勢。
圖片和圖形的本地化可能是個棘手的難題。
因為不僅要考慮文字部分還要解釋圖片給受眾傳遞的文化的細微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