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確實是這樣,亞馬遜的高限制和“鐵棒”的揮打之下,讓很多外貿商家苦不堪言。
但是這個并不算所謂的“坑”,這也是亞馬遜類渠道的特點之一:可以享受平臺的流量和便捷服務,但是也要承受平臺的管控和限制,甚至你的“身家性命”可能都要由平臺決定。
對于跨境電商行業(yè)來說,過去的很多年里亞馬遜讓很多商家確實過得很好,不過居安思危的意識還是要有的。
今天亞馬遜可以處罰你的店鋪,明天就能封掉你的店鋪,做得再好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1、亞馬遜外面的世界很大
雖然我們需要承認亞馬遜是一個非常好的渠道,但是建議還是能夠有意識地看到亞馬遜之外的世界。
用戶不只是會通過亞馬遜下單,谷歌搜索、社交媒體等等,其他渠道一樣也會有訂單。
那么在保住亞馬遜的同時,提前分配一定的預算和精力去運營這些渠道。那么后面即使退一萬步講,亞馬遜真的因為什么原因銷量受到影響了,對公司來說也不至于是滅頂之災。
2、亞馬遜今時不同往日
作為一個綜合平臺,亞馬遜也在一直進化,這包括他的搜索算法、對商家的態(tài)度等等。過去的一段時間,可以說只要是在亞馬遜上開個店,稍微運營一下。然后在我們低成本產品的巨大優(yōu)勢面前,就可以拿到不錯的收益。
但是后面這條路就越來越難走,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這條路,紛紛入局。一面是有限的總流量池,一面是越來越多的商家瓜分,如此現狀之下每個商家拿到的流量必然減少。
另一部分原因在于亞馬遜算法和規(guī)則本身的進化,當一個平臺內同類型商家越來越多之后,必然會導致平臺對這部分商家的“特殊關照”。這從商業(yè)角度也解釋得通,平臺需要商家,但是不需要如此多的商家。
那么這種情況下平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對這些商家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末位淘汰制,表現不好的,直接干掉,強迫那些剩下的表現稍微好些的,不斷優(yōu)化店鋪,變成優(yōu)質商家。
這個做法不只是亞馬遜,幾乎所有電商平臺都這么做過。缺少賣家的時候自然會放寬規(guī)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賣家逐漸趨于飽和的時候,運營中心就是“殺”賣家“討好”買家,無一例外。
3、跨境電商“求穩(wěn)”的打法
雖然說現在的互聯網商業(yè)時刻都在變動,但是從發(fā)展戰(zhàn)略上來看,還是有變中求穩(wěn)的方法。
除了亞馬遜這樣的渠道,還有很多值得布局的東西。
獨立站電商雖然在國內不太行得通,但是國外依然有很大的市場。通過谷歌Ads和seo的方式拿到流量,性價比仍然很高。
另一個要重點說的就是社交媒體,傳統電商對社交媒體的布局普遍比較少。不過最近幾年從接觸的幾個項目上看,社交媒體的份額都在巨幅上漲。
而且社交媒體的另一個好處就是,社交媒體的流量大部分是基于算法推薦,也就是說是內容本位的流量機制,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權威、歷史的考量就會降低,也就是說,即使是新人,只要有內容能力,你和那些做了十幾年的人也可以站在一個起跑線上,這對小型企業(yè)和個人賣家尤其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