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Bloomberg)引述多名消息來源報道,黑客偽裝成執(zhí)法人員,以“緊急資料請求”(Emergency Data Request,EDR)的名義向蘋果、Meta與其它企業(yè)獲取用戶個人信息,再使用或銷售這些個人信息,安全博客《Krebs on Security》也在本周披露了該趨勢,且它們都認為該手法可能與近來的Lapsus$黑客攻擊有關。
執(zhí)法機關向企業(yè)調用用戶個人信息通常需要取得法院同意,但若涉及緊急生命安全事件,則可借由EDR程序繞過法院文件,盡管企業(yè)皆強調就算是EDR也會進行審核,由于這類的請求涉及人性考驗,多半都會過關。
根據(jù)報道,該攻擊手法最早始于2021年初,黑客先是黑進了不同國家的執(zhí)法機關,從它們的電子郵件系統(tǒng)上找到EDR的范本,再偽造上司的簽名,以向網(wǎng)絡服務供應商、電信企業(yè)、科技或社交平臺請求特定用戶的個人信息,包括地址、電話號碼及IP地址等,接著就能利用這些個人信息再進行社交攻擊或暴力破解,進一步取得受害者的憑證,而且這是個非常可怕又有效率的途徑。
企業(yè)的回應證實了此類的詐騙事件的確存在。例如Meta就向《彭博社》表示,該公司會封鎖那些已知提出偽造請求的賬號,同時配合執(zhí)法機關調查相關的詐騙請求。Snap也說該公司具備保護措施,得以偵測來自執(zhí)法部門的詐騙請求。
此外,安全社群也認為這是黑客集團Lapsus$所采用的手法之一。Lapsus$近來接連入侵了Nvidia、Vodafone、Okta與微軟,根據(jù)微軟的分析,Lapsus$主要的入侵渠道是公開對外收購各大企業(yè)的憑證,再竊取受害組織的機密資料并進行勒索。
《Krebs on Security》指出,安全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代號為WhiteDoxbin的Lapsus$首腦也曾參與另一個網(wǎng)絡犯罪集團Recursion Team,該團隊的特色之一就是出售執(zhí)法機關的資料,包括傳票或搜索票服務,目標對象包括蘋果、Google與Snap,宣稱握有政府的電子郵件賬號,可用來向企業(yè)請求個人資料。
總之,黑客的攻擊手法防不勝防,也讓個人身份的保護更形重要,過去安全企業(yè)也曾奉勸用戶不要于社交網(wǎng)站上披露過多的個人資訊,以免遭到黑客濫用以進行社交工程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