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壓力山大,堆積如山的工作好像怎么也做不完,日積月累,疲勞焦慮揮之不去,常造成身心極大負擔。最近德國波鴻魯爾大學(Ruhr University Bochum)發(fā)現,過度使用社交媒體可能是壓力沉重的主因。相反的,每天若能減少使用30分鐘,能更專注有效率完成工作,心情自然輕松愉快。
社交媒體已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研究顯示,動態(tài)與親友或陌生人交流,可促進人與人互動并提振精神;另一些研究顯示,對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導致用戶擔心錯過網絡各種事件,出現“錯失恐懼癥”(Fear of Missing Out,FoMO)。
無論如何,工作時若隨時關注IG、Facebook消息,將難專注工作,效率一定不理想。此外,社交媒體重度用戶可能與同事互動有障礙,使關系更疏遠。
此次研究有各領域兼職或全職工作者166人參加,每天至少35分鐘使用與業(yè)務無關的社交媒體。參與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不改變使用習慣,實驗組被要求減少使用社交媒體30分鐘。實驗開始前、第二天和一周后必須完成各種調查問卷,以提供工作量、工作滿意度、心理狀態(tài)和是否有社交媒體體成癮。
研究員發(fā)現,減少使用30分鐘的受試者,無論工作滿意度或心理健康都顯著提高,工作更投入且較少感覺過量,錯失恐懼癥狀也有緩和。有些參與者甚至實驗期(七天)結束后,仍樂于減少社交媒體使用。研究結果刊登于本月發(fā)行的《行為與信息技術》(Behaviour&Information Technology)期刊。
研究員認為,減少上社交媒體,參與者有更多時間完成工作,也較不會分心。一心多用對大腦負擔較大,經常停下工作關注社交媒體動態(tài)的人,很難專心工作,且表現通常較差。減少使用社交媒體后自然可避免負面影響。
團隊之前研究過,每日減少使用社交媒體還可減少抑郁癥狀并改善心理健康。基于這些發(fā)現,領導研究的Julia Brailovskaia博士指出:減少每天社交媒體時間,有助企業(yè)效率提升和改善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