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馬遜上,想要問候一聲“親”,真的很難。亞馬遜上的交流仍停留在二十年前的郵件時代——買家有問題先給亞馬遜發(fā)郵件,模糊掉買家郵箱后,亞馬遜再轉發(fā)給賣家。
點開商品頁面,看不到店鋪,也沒有個性化的店鋪裝修,所有商品都是一樣的格式,評論區(qū)是唯一不同的地方。
在不少賣家看來,亞馬遜最后拼的就是“誰的評價多,誰的評價好”。評論成了決定轉化率的關鍵,偶有一條差評出現,銷量就會直線下滑。
由此,在大洋彼岸,國內的跨境電商催生出了一個新產業(yè)——留學生真人評測。
一般來說,亞馬遜服務商通過QQ群、微信群等組建大量測評群,服務商收取中介費,將賣家的商品鏈接發(fā)到群里留學生們購買商品后打上好評,賣家們再將貨款退給學生。
01
“刷單找死,不刷單只能等死”
不少賣家認為,刷單是種不得已的選擇。根據亞馬遜的規(guī)則,當一個新的評論被發(fā)布時,會相應地改變產品的評分等級,被添加到評論總數、星級排名總數和平均星級排名中。此外,用戶可以對評論進行投票,以表明其有用性,最有幫助的客戶評論被指定在每個產品頁面的一個特殊部分。
而賣家通過刷單,才可以提高排名,提高轉換率,獲得較高的Listing排名,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這不僅僅是需要投放PPC廣告(即點擊付費廣告),也需要有一定的銷量、用戶好評,才能獲得更高的權重。
可假銷量、假評價一直是扎在電商平臺上的一根毒刺,亞馬遜也面臨著銷量造假、評價造假、信息泄露等困擾。亞馬遜也對評論政策進行了多次調整,尤其是在去年10月提高了最新評論的權重,如果定期沒有好評上新,來了一個差評,就會導致評分驟降。
亞馬遜近兩年評論政策變更:
2021年7月份起,機刷點贊僅僅只有24小時的效果了24小時后反彈
2021年11月起,自養(yǎng)號點贊無效,72小時反彈
2022年3月份-5月份,所有點贊無效,評價被凍結
2022年6月份-7月份,差評權重下降,好評權重爬升
2022年8月15號左右,差評權重恢復,大部分差評開始回到首頁2022年8月份尾,評價權重變更,大部分的商家發(fā)現評價已經開始按日期影響(QA的A回答已按時間排序,點贊無效)
與此同時,對于違規(guī)店鋪的管制愈發(fā)嚴厲,對造假賣家進行大規(guī)模封殺、銷號、余款余貨凍結。一旦被平臺查處,輕則評論被刪,排名消失,嚴重的甚至被關店,動輒幾萬幾十萬打水漂,有時候辛苦一年可能什么都沒賺。
在這樣的情形下,刷單這條路越來越不明朗。
深圳一賣家透露,“刷單驅動的運營模式,剛開始很爽,但是越到后來越弊端凸顯?!?/p>
一方面,追熱點、打爆款的泛類目選品模式,導致對產品和供應鏈沒有積累,當亞馬遜對產品質量的把控愈發(fā)嚴格,就會力不從心;另一方面,亞馬遜對刷單測評的打擊愈發(fā)嚴厲,同時刷單測評機構也越來越多,“擼評價越擼越狠”,這套高投入、高回報的打法,失敗率與日俱增,一旦失敗率超過一定比例,就難以為繼了。
某刷單平臺的服務說明
他也為此反思道,“我們也知道純粹刷單模式的不足和LOW,一直在努力轉型,不過非常痛苦,畢竟團隊習慣了固有的運營模式。當下,你不刷,競爭對手分分鐘‘教你做人’,想獨善其身很難?!?/p>
事實上,不少賣家都這樣認為。不顧平臺的重拳,頂著被封店封號的危險,刷單等灰色交易仍然在悄然地肆意生長。
02
除了“飲鴆止渴”別無他法嗎?
有人說,“刷單就是一碗毒藥,喝下去是飲鴆止渴,不喝下去也可能活不長,那干脆還是喝吧?!啊?/p>
這樣的做法就跟吃鴉片一樣,思維和行事方式已經被刷單深深套牢,阻礙了向更高水平的電商運營進階發(fā)展。
據了解,有很多賣家,深刻認識到刷單之路是一條不歸路,并且在流量和轉化方面,一早就開始謀劃新的運營方式。
除了在中國本土開店,不少賣家也目標國注冊了公司開店。比如相較國內,美國本土賬號擁有的權限和管理尺度都要寬松一些。
另一方面,跨境電商運營也在向內容化邁進。
相較以前,賣家擁有更加多元化的流量入口,可以把視線投向平臺外尋找流量突破口,新興的短視頻、直播、新媒體這種用戶關注度高,帶貨能力強的社交媒體,均可以運用起來做站外引流。
一旦賣家通過站外渠道穩(wěn)定形成多維度的流量來源,就很容易打破平臺內不刷單難有流量和銷量的困局。
如果你仔細分析刷單的重災區(qū),發(fā)現那些高競爭、高飽和度和同質化類目刷單最嚴重。
反過來,那些品牌商家、產品特色和剛需足、高性價比的商家,對刷單就沒那么大依賴。從野蠻生長到良性發(fā)展,是任何行業(yè)的必經之路,跨境電商也一樣。
所以從長遠看,從根本看,一頭嚴抓產品品質,一頭狠抓品牌宣傳,是跨境人做強做大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