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科幻題材的熱門游戲,從腦子里蹦出的第一個游戲是什么?《無盡的拉格朗日》?《坎巴拉太空計劃》?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有不同的答案。而如果將問題限定為科幻題材的放置手游,那么不少人的答案都會指向2021年大火的《逐光:啟航》。
這款由諸葛瓜打造,Ohayoo發(fā)行的文字類放置手游在當時可謂是引起了轟動。不僅拿下了TapTap安卓榜第一的成績,也斬獲了“2020Indie Play最佳移動游戲”獎項,在玩家之間也是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如今,諸葛瓜工作室攜著逐光系列的續(xù)作再度“啟航”。4月12日,新作《逐光星火》正式上線Steam商店。截止發(fā)稿前,游戲的好評率來到76%,而從評論數看,銷量也不出彩。實話說,這并不算一個亮眼的成績。
但結合游戲的評論我們能發(fā)現,大部分的差評都聚焦于游戲內容不足以及定價等問題,而針對《逐光星火》在世界觀和科幻題材上的塑造表現,人物劇情的編排演繹,以及在立繪和玩法上的迭代和優(yōu)化,更多的玩家還是選擇給這款游戲打出了好評。
而從市場的角度看,科幻題材并以劇情為重點的文字冒險游戲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在這樣一個沒有范例的新品類中諸葛瓜的連續(xù)兩款產品卻都獲得了大部分玩家的認可,其中的《逐光:啟航》還在商業(yè)上獲得了不小的成功。
那么諸葛瓜在《逐光星火》做出了那些突破?《逐光星火》還有多大的潛力?國產團隊能否在這個市場上迸發(fā)出生命力?這些都是我們關注這款產品的理由。
01
成為訂正者,對抗大反沖
與常見的科幻題材產品不同,在《逐光星火》中玩家不再作為人類扮演太空宇宙的探索者去認知其他生命體,而是將帶入一個高等文明生命的視角,以「訂正者」的身份,去幫助其他的低等文明發(fā)展。
熟悉科幻的朋友也許會感到不可思議,畢竟在主流的科幻作品中,高等文明遇到落后文明沒有隨手一發(fā)殲星炮把人家滅了都算是圣母了,又怎么會費力去引導他們發(fā)展?對于這點,諸葛瓜在游戲的開頭就給出了解答。
在《逐光星火》的宇宙中,玩家在前作所操控的拯救其他文明、對抗奇點看門人的藍星文明在其他文明眼中反而成為了“大惡人”。其他文明甚至不敢直呼其名,將之稱為「祂們」。
在其他文明的視角里,藍星文明為了滿足自身的利益,開發(fā)了一項未知的技術修改宇宙的規(guī)律,使得整個宇宙膨脹的的速度逐漸減慢,并會在未來的某一時刻轉化為向內的坍縮。
那個時刻,宇宙中的一切物質都將被壓縮為一個奇點,萬事萬物都將不復存在,只有藍星文明會在微縮宇宙中永生,成為唯一的主宰。這樣的災難被他們稱為「大反沖」。
為了抵抗毀滅宇宙的大反沖,宇宙中的剩余文明決定團結。他們成立了環(huán)宇宙聯合陣線(簡稱環(huán)宇聯合),但即使如此,想要打敗科技高度發(fā)達的藍星文明還遠遠不夠。
為了擴充實力,環(huán)宇聯合運用世線偏移技術回到了過去的時空,派出大量高等生命體去推動宇宙中其他相對落后的文明發(fā)展,訂正他們的演化路徑,團結他們的力量來應對即將到來的災難。這個推動落后文明正確演化的角色就是玩家需要扮演的「訂正者」。
而玩家要做的就是根據每個星球文明的特性,做出合理的引導,帶領他們抵御大反沖的到來。
在劇情設計上,《逐光星火》跳出了常規(guī)科幻題材的宇宙探索者框架,轉而讓玩家去扮演一個來自高等文明的訂正者來幫助那些相對落后的文明發(fā)展,這份角色的轉變就足夠新穎。而在科幻氛圍的塑造上,《逐光星火》基于現實中已有的大撕裂假說創(chuàng)作出了大反沖理論,并將之作為游戲最為核心的設定,讓游戲的科幻氣質足夠硬核。
同時,將前作的藍星文明保留的設定讓老玩家更容易接受新作,而從扮演到對抗的角度轉變,也使得老玩家也有更新鮮的體驗。
02
戰(zhàn)爭、經濟、政治:
訂正者需要做的有很多
在玩法上《逐光星火》與前作類似,依舊是以劇情為主導,玩家可以通過不同的劇情分支達成多個結局。但不同于《逐光啟航》相對簡單的放置類玩法,《逐光星火》選擇了較為復雜的類slg經營建造為主體,并加入了類似《極樂迪斯科》的檢定玩法,讓劇情和具體玩法高度融合,帶來更具沉浸感的體驗。
就和前文提到的一樣,玩家作為「訂正者」要修正低等文明的發(fā)展曲線,幫助其成長為能夠對抗藍星文明的一份子。在游戲的第一個章節(jié)中,玩家將會來到與地球極為類似的類地行星「啟元星」,在這個星球上也存在著多個國家和勢力相互競爭攻伐。
為了更好的利用啟元星的資源,推動其發(fā)展,玩家需要運用更先進的科技和意識形態(tài)讓整個星球都納入自己的控制之下。
控制區(qū)域自然離不開戰(zhàn)爭、經濟、政治三個維度,而這三個方面也對應了游戲中三類主要玩法。
和現實類似,在啟元星一些相對落后的地區(qū)往往是私人武裝橫行霸道,相對混亂。對于這類區(qū)域玩家可以直接采用武力征服。游戲中帶有簡單的slg玩法,玩家能夠在初始區(qū)域建造各類資源設施獲取資源,發(fā)展人口,升級科技,建設自己的武裝力量去“解放”被壓迫的人民。
當然,控制也有著相對和平的手段。啟元星上的許多國家形成了以企業(yè)為主導的責任政府制度,作為企業(yè)自然也會有破產的時候。玩家可以通過模擬經營玩法,憑借科技上的優(yōu)勢,建設高新開發(fā)區(qū),研發(fā)各類科技產品,迅速積累起大量資金,用于操縱政府選舉,投放債券影響地方主權,緩慢蠶食這片區(qū)域。
然而,當訂正者面對啟元星上的軍事實力強悍、經濟發(fā)展穩(wěn)定的超級大國時,這兩種方案都會失去可操作性。當然了,來自高等文明的訂正者完全可以拿出跨時代的戰(zhàn)爭兵器對這些“原始人”進行降維打擊,但這種過于激進的手段會過早暴露自身的存在,導致星球本地勢力聯合起來對抗來自外星的訂正者,這種情況就讓所謂的“訂正”失去意義。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訂正者將束手無策?非也。身為超級大國,它們往往走在科技與文化的最前沿,最先進的變革也通常出現在這些地區(qū)。在游戲中,這些大國會出現一系列能夠改變星球發(fā)展進程的熱點政治事件。玩家能夠選擇性地介入這些事件,并根據自身的意志影響事件的后續(xù)發(fā)展,從而與大國實現結盟或是吞并。
比如在救援大國科學家秦理事件中,如果玩家選擇精準無害,不做多余殺戮的營救秦理,并虛構出一個由頂尖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技援助組織與大國接洽,就很容易獲得大國的認可與幫助,進而進行合作;但如果玩家選擇直接用尖端兵器暴力營救,則會讓后續(xù)的合作極為坎坷。
同時,在游戲的整體進程中,諸葛瓜還加入了特質檢定玩法。玩家在經歷一些特殊事件時,會根據空間站模塊的屬性(需要投入資源進行升級)來進行檢定,并根據成功與失敗展示不同的劇情信息。雖然很多檢定無法直接影響游戲的結局,但其所展示的信息卻會影響玩家在后續(xù)關鍵分支上做出的抉擇。
《逐光星火》打破了文字游戲的在玩法上的桎梏,創(chuàng)新的加入了類slg、經營建造玩法讓游戲的體驗更具沉浸感。而在劇情方面,除了運用經典的劇情分支結局選擇玩法演繹出高等文明對低等文明干預的可能性,諸葛瓜還綜合了特質檢定玩法,讓劇情玩法和模擬經營玩法進行了深度的結合,讓二者能夠相互影響,使整個游戲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03
硬科幻題材的也要“起風了”?
從整體體驗來說,《逐光星火》在劇情演繹上相當出色,與劇情題材高度融合的諸多玩法也讓綜合的游戲體驗上了一個臺階。可由于游戲目前僅有序章以及啟元星一個星球的訂正內容,在完整性上并不符合部分玩家的預期,而這也是游戲目前在steam平臺好評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雖然《逐光星火》目前的成績并不算突出,但回顧過去這幾年國內團隊推出的幾款硬核科幻題材的產品,就可以發(fā)現科幻賽道的龐大潛力。
在目前國內市場中,無論是哪個領域,硬核科幻題材并不是主流,但在許多品類中都有硬科幻題材的產品做到了頭部位置。比如pc平臺的建造類游戲《戴森球計劃》,slg領域的《無盡的拉格朗日》,以及在海外表現良好的soc射擊游戲《星球:重啟》,以及柳葉刀在最近上線的fps《邊境》,都憑借著與科幻題材高度結合的玩法獲得了玩家和市場的關注和認可。
這些游戲側重點更多在玩法本身,而《逐光星火》卻將游戲圈內相對少見的「科幻劇情」為重點,并以多種玩法來塑造太空征途的史詩感。而從《逐光星火》和前作《逐光:啟航》的表現以及反饋來看,諸葛瓜在科幻氛圍營造以及劇情編排上的能力是無需置疑的。
隨著后續(xù)劇情內容的完整和補充,我們有理由相信諸葛瓜能為喜愛科幻題材的玩家呈現出一部輝煌的太空史詩。而更重要的是,隨著越來越多廠商的入局和嘗試,硬核科幻賽道在接下來的發(fā)展中會有怎樣的表現,也越發(fā)讓人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