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一款游戲只要60秒”,這讓整個游戲圈都炸了!

來源:手游那點事
作者:Jimmy
時間:2023-03-20
1189
3月15日凌晨,OpenAI發(fā)布了多模態(tài)預訓練大模型GPT-4。消息一出,很快就引爆了全球的互聯網以及科技圈。

640.jpg

3月15日凌晨,OpenAI發(fā)布了多模態(tài)預訓練大模型GPT-4。消息一出,很快就引爆了全球的互聯網以及科技圈。

相信不少游戲行業(yè)的朋友今天看得最多的可能就是設計師Pietro Schirano通過GPT-4在60秒內就生成了經典游戲《Pong》的這個截圖。

640.png

根據Pietro在原推貼出的視頻,他給GPT-4的需求僅僅只有「我想開發(fā)一個Pong-like游戲」「哪種編程語言最好用以及用戶的游玩門檻最低?」還有「我想在Replit平臺上開發(fā)這個游戲」這幾點,然后GPT-4在60秒之內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640 (1).png

順帶一提,這組由GPT-4生成的《Pong》代碼不僅效率很快,而且在運行過程中也沒有出現BUG。

雖然“根據用戶需求生成代碼”這個功能在之前版本的GPT中也有提供,但是,GPT-4能夠做到的似乎要比舊版本的還要更進一步。

01

0代碼基礎,20分鐘內

跑完「立項→上線」流程

另外在推特上也有參與了測試的用戶表示,雖然自己0代碼基礎,但在GPT-4的加持下,20分鐘之內就做出了經典游戲《貪吃蛇》:

640 (2).png

640.gif

這位小哥還在這則推文下面貼出了自己開發(fā)這個《貪吃蛇》游戲的全過程:第一步,要求GPT-4為一個貪吃蛇的游戲提供代碼,以及運行它所需的相關HTML、CSS和Javascript。

640 (1).jpg

第二步,到Replit平臺上注冊一個賬號,并搭建好《貪吃蛇》運行需要的環(huán)境。

第三步:把剛才生成的代碼復制到Replit平臺,并且布局好配置文件然后點擊「運行」游戲成功跑起來了!不過...第一次跑出來的效果并不理想,因為“蛇”吃下第一個獎勵之后身體并沒有變長,而是變少了一格直接結束游戲,而且游戲的分數計算也有問題。于是,開發(fā)工作進入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640 (2).jpg

第四步:重新向GPT-4表達清楚自己的需求,包括游戲玩法的獎勵模式以及分數的正確計算方法。很快GPT-4就按照新的需求修改了代碼。而且在給出修改后的代碼之余,GPT-4甚至循循善誘地告訴了這位小哥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哪里的代碼出現了問題以及該怎么解決。這種做法對于初學者來說無疑更有幫助,也讓小哥在原推直言“GPT-4是個不錯的老師!”。

640.jpg

接著,小哥還讓GPT-4在游戲里添加一個「高分榜」,讓這個游戲變得更具競爭性。同樣地,這次GPT-4也沒有讓小哥失望,很快就給出對應的代碼,并且給出了CSS文件需要更新的地方。

640 (1).jpg

最后,小哥也貼出了自己這個《貪吃蛇》游戲的地址,在GPT-4的幫助下再加點音效音樂、美術等元素之后就是一款完整的游戲了。而這位小哥在成功嘗試了之后顯得很興奮:“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描述來制作自己的游戲!”

640.png

這位小哥的《貪吃蛇》開發(fā)之路雖然看上去很簡單,但實際上這已經跑通了「立項→開發(fā)→測試→調整→上線」這一整套流程,而且全程他要做的事情就只有:告訴GPT-4自己的需求,然后把GPT-4給出的解決方案進行復制→粘貼。

這個案例無疑讓GPT-4給游戲圈帶來了不小的“AI震撼”,但GPT-4的這一輪“進化”遠遠不止于此。甚至有小哥融合了一下上面兩款游戲的玩法,讓GPT-4生成了一款全新的“吃乒乓蛇”游戲:

640.gif

什么?不想用JS想要用Python?沒問題,照樣滿足你。在另一位小哥的要求下,GPT-4同樣做出了他想要的游戲。不過這位小哥沒有貼出游戲的運行視頻,但根據他的描述,這款游戲同樣有Pong-like的元素就是了。

640 (2).jpg640 (3).jpg

當然,如果覺得Pong-like的玩法太沒有挑戰(zhàn)性了,想要來點更考驗腦筋的也可以,掃雷怎樣?

640 (4).jpg

如果比起動腦筋思考更喜歡考驗手腦協(xié)調和即時反應能力的話,“打磚塊”游戲也同樣在GPT-4的“業(yè)務范圍之內”。而且據生成“打磚塊”的這位小哥介紹,他這個游戲的代碼在60秒內就完成了生成,而且同樣沒有BUG。

640 (5).jpg

02

梗圖?文字推理?

GPT-4都學會了

而根據官方的介紹,相較于GPT-3.5,GPT-4可以同時接受圖像和文本輸入。現在它甚至能夠真的“看懂”圖片了。例如在之前版本中那些無法理解的梗圖,現在GPT-4也清楚并能夠表達出這些圖的笑點在哪:

640 (6).jpg

團隊核心成員之一的Greg在演示中也從另一個角度秀了一把GPT-4的強大“讀圖”能力:在紙上畫一個網頁的草圖,然后拍個照片發(fā)給GPT-4,同樣可以識別出圖片中的內容并且做出了符合要求的網頁:

640 (1).gif

與此同時,GPT-4對文字的處理能力也無疑邁入了一個新臺階。根據OpenAI給出的數據,GPT-4模型可接受的文字輸入長度已經增加到3.2萬個token(約2.4萬單詞)。直接說數據可能沒有具體的概念,大家可以通過這個中文例子感受下GPT-4的信息提煉和總結能力:

640 (7).jpg

而且比起GPT-3.5模型,GPT-4還能根據文本中給出的信息進行符合實際邏輯的“推理”:

640 (8).jpg640 (9).jpg

雖然GPT-4模型看上去已經足夠強大,但是OpenAI還是表示:GPT-4仍然會產生幻覺、生成錯誤答案,并出現推理錯誤,并建議用戶在使用語言模型應謹慎審查輸出內容,必要時使用與特定用例的需求相匹配的確切協(xié)議(例如人工審查、附加上下文或完全避免使用)等。

03

海外、國內巨頭相繼提速

「未來」真的要來了?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個AI模型的迭代效率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想:今年年初大家還在調侃ChatGPT口胡、發(fā)癲,或者通過各種它看不懂的梗圖來取笑這個模型;但來到3月份,GPT-4已經可以看懂各種梗圖、甚至直接根據草圖設計網站。而且隨著更多用戶的涌入并參與調教,GPT模型的更迭速度過后可能還會越來越快。

但是,目前GPT-4模型仍然沒有對國內市場開放。不過在我們早前推送的文章中就曾提到過:國內的一眾巨頭,包括百度、阿里、騰訊、網易、昆侖萬維、湯姆貓等大廠都已經在著手類似項目的開發(fā)以及推進工作。

其中騰訊早前正式對外公布的「混元助手」將由騰訊首席科學家張正友博士帶隊,將聯合內部多個團隊與專家構建大參數語言模型,目標為打造騰訊智能大助手,成為行業(yè)標桿。

而網易也在早些時候宣布將在《逆水寒手游》當中應用伏羲AI技術實裝游戲GPT,基于玩家輸入的內容,給出“有邏輯的行為反饋”。

前段時間阿里巴巴內部也曾經流傳出類ChatGPT對話機器人的項目截圖。消息稱,該項目由阿里達摩院主導,目前已經開放給公司內部員工進行測試。

至于百度旗下的「文心一言」,更是將會在明天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屆時大家也將會正式和這個中文生成式對話項目見面。

640.png

而隨著海外以及國內巨頭們的步伐逐漸提速。我們,離「賽博時代」似乎已經越來越近了。

立即登錄,閱讀全文
原文鏈接:點擊前往 >
文章來源:手游那點事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自于手游那點事,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快出海對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zzx@kchuhai.com)刪除!
優(yōu)質服務商推薦
更多
掃碼登錄
打開掃一掃, 關注公眾號后即可登錄/注冊
加載中
二維碼已失效 請重試
刷新
賬號登錄/注冊
個人VIP
小程序
快出海小程序
公眾號
快出海公眾號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投稿采訪
投稿采訪
出海管家
出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