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運輸距離較遠(yuǎn),且貨物又需要經(jīng)過多方之手,在這個過程中,就不免會出現(xiàn)貨物破損的情況。對賣家來說,貨物損壞,不僅會影響消費者購物體驗,還會給賣家造成實質(zhì)性的損失。
但這種情況又是不可避免的,那賣家該怎么做,才能盡可能降低其所帶來的負(fù)面影響呢?在處理的過程中,有哪些需要格外注意的嗎?
先解決客戶問題
跨境電商獨立站賣家在開始任何動作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處理客戶的售后問題。東西到客戶手上,損壞的無法接受了,對方才會來找你,那么你當(dāng)下最應(yīng)該做的就是及時回應(yīng)客戶,給到客戶解決方案。
賣家可以要求對方給產(chǎn)品拍個照,這一方面是確認(rèn)客戶沒有在說謊,另一方面也是后期理賠的證據(jù)。不過這里賣家要注意的是,在要求客戶拍照時,不能過于直接,委婉一點。
比如說以要找物流商理賠為由,要求對方拍照。合情合理,也不會被消費者感覺到你是在質(zhì)疑他。如果賣家措辭不佳,是很容易引起消費者怒火的,那后續(xù)解決起來,就會麻煩很多。
接下來,賣家就需要按照消費者的意愿來處理這個事情,安撫好消費者的情緒,該重發(fā)重發(fā),該退款退款。良好的售后處理,能夠有效提升消費者好感度。
理賠
如果賣家在運輸前,有為貨物買保險的話,就可以直接找保險公司理賠,這樣損失是最小的。不過這種情況會比較適用于高客單價產(chǎn)品,如果產(chǎn)品單價較低,利潤微薄,那投保的性價比就不高了。
如果沒有投保,賣家也可以找貨代,或者物流公司賠償。但一般來說,這種理賠起來是比較困難的,一方面是限制條件較多,另一方面是需要賣家提供較多的材料。處理起來過于麻煩,賣家可能不一定有這個時間去耗。
減少貨物損壞
不管這件事最后處理的怎么樣,對于賣家來說,都是會有所損失的,所以還是要盡量減少貨物損壞的情況出現(xiàn)。除了找更為靠譜的物流公司、貨代以外,賣家在貨物打包上,也需要多花一些心思。
賣家可以考慮使用氣泡墊來包裝產(chǎn)品,這能使撞擊得到一個緩沖。賣家也可以將剩余空間填滿,避免貨物在包裹內(nèi)來回滑動,減少碰撞的次數(shù)。此外在膠帶的選擇上,一定要注意使用高質(zhì)量的膠帶,不然包裝散了的話,損壞的概率就更高了。
最后賣家也可以在包裝箱上,貼上“易碎”的標(biāo)簽,這能使貨物運輸人員更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