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兩年之后,9月15日、16日,離岸人民幣、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相繼“破7”,相關新聞迅速刷屏網(wǎng)絡。
根據(jù)統(tǒng)計,今年美元指數(shù)上漲14.92%,同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9.56%。換成更易懂的話便是,同樣是在海外賺到100美元,如果換成人民幣、會比之前多出10%的人民幣收入,這對出口型企業(yè)、尤其是賣實物商品的公司而言可以說是利好。
人民幣破7之后最讓游戲行業(yè)關心的是,對中國游戲公司出海有何影響?以及如何減輕匯率波動帶來的匯兌損失。
形象而言,破7之后中國出海游戲產(chǎn)品,如果花人民幣換成美元、再在海外做廣告投放買量、或者游戲公司投資收購則將投入更大的資金成本,但如果海外收入的是美元、則兌換成人民幣收入也將更多。
因此,匯率漲跌很難直觀判斷對出海游戲的好壞,需要具體案例具體分析。不過,匯率波動的加劇終歸將增加出海游戲企業(yè)業(yè)務的不確定性,對于必須出海的游戲公司而言,總體而言匯率波動對游戲公司造成的影響其實很大,今年來日元兌美元“跌跌不休”的貶值已是前車之鑒。
有印象的讀者應該記得屢屢上新聞的日元匯率大跌,今年以來,日元兌美元匯率累計下跌23.88%,日元兌人民幣匯率累計下跌幅度一度達到27%,近一年跌幅也超過20%。日元下跌也引發(fā)了中國玩家的“囤貨”熱情,以FGO日服為例,2019年中國玩家如果玩日服FGO的話、“氪一單”的代價是678元人民幣,那么今年4月不到498元人民幣。
但假如是中國公司在日本運營的游戲產(chǎn)品,則意味著中國廠商在日本賺到的錢換算成人民幣變少了。
和日元匯率下跌巨大、以及世界主要市場貨幣均對美元出現(xiàn)大幅貶值不同,人民幣卻是此輪全球貨幣貶值潮中的“優(yōu)等生”。
9月5日央行副行長曾解讀過此輪全球匯率市場波動的原因,今年8月以來,為應對高通脹環(huán)境,美國加碼貨幣政策調整,在美元升值背景下,SDR籃子里其他儲備貨幣對美元都出現(xiàn)大幅貶值,但與其他非美元貨幣相比,人民幣的貶值幅度其實是最小的。
國家外匯管理局也表示,過去一年人民幣表現(xiàn)遠好于絕大多數(shù)發(fā)達國家貨幣和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從外匯市場供求和匯率水平、匯率走勢“基本上是保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
今年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跌9.56%,而歐元、英鎊、日元對美元則分別貶值了12.19%、14.7%、24.14%。
而英為財情數(shù)據(jù)顯示,除了美元、港幣以外,人民幣對其他主要游戲出海市場貨幣匯率在過去一年均呈現(xiàn)漲勢,如對新臺幣漲幅3.63%、對韓元漲幅9.8%、對英鎊漲幅10.71%、對日元漲幅20.09%。
這意味著,對出海游戲公司而言,除了收美元的美國市場以外,幾乎其他海外主要游戲市場都受到了匯率波動的影響,雖然人民幣對美元破7、讓出海游戲公司的匯兌損失壓力得到了緩解,但總體上美國市場以外的各地區(qū)收入兌換成人民幣依然會小幅減少。
兩年前央行曾用“水庫”一詞比喻人民幣匯率破7,表示7不是年齡,不會一去不復返,也不是堤壩,不會一瀉千里,而更像是水庫,豐水期漲枯水期降,有漲有落。
對于宏觀的金融市場環(huán)境,游戲公司應對其實沒有真正的萬全之法。在GameLook看來,在全球匯率市場波動加劇的當下,出海游戲廠商如果選擇與蘋果、google play等平臺采用美元為結算方式,在資金充裕的前提下需適度推遲結匯時間,從而在美元升值的周期下、減少匯兌損失。
如華創(chuàng)證券宏觀組首席分析師張瑜也認為,居民和企業(yè)對匯率的最佳應對狀態(tài)應該是“靜觀其變、做好套保、不盲目對賭”,以免全年匯率升值造成匯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