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日本國稅廳(National Tax Agency, NTA)修訂《消費稅法》,首次將“平臺稅制”(Platform Taxation)納入法律框架。根據新規(guī),自2025年4月1日起,所有通過數字平臺向日本消費者提供電子服務的非本土企業(yè),必須由平臺方代扣代繳10%的消費稅(Japan Consumption Tax, JCT)。這一改革與歐盟的“數字服務稅”(DST)、OECD的“支柱一”方案形成呼應,標志著日本對跨境數字服務稅收漏洞的全面封堵。
Part 1 納稅義務轉嫁平臺,倒逼開發(fā)者稅務合規(guī)
根據消費稅法等的部分修改, 2025 年 4 月 1 日以后,國外運營商通過數字平臺提供面向消費者的電信使用服務,并且通過特定平臺運營商獲得提供該服務的報酬的,該情況視為該特定平臺運營商提供了相關服務,應進行申報、納稅。具體包括:
1. 應用內購買(IAP):包括解鎖高級功能、去除廣告等一次性支付。
2. 訂閱服務:如流媒體、云存儲、新聞會員等周期性收費項目。
3. 虛擬商品:游戲代幣(如“鉆石”“金幣”)、虛擬裝備、電子書等。
(App Store、Google Play、Nintendo eShop均屬于特定平臺運營商)
蘋果公司作為“特定平臺運營商”名單的科技巨頭之一,于2025年2月通過開發(fā)者官網發(fā)布公告,明確其App Store將承擔代扣義務。
Part 2 官網支付成為豁免解法,但仍應慎重
盡管蘋果強制顯示含稅價,但對內購項目進行調價對于出海廠商來說是個可參考的方案。例如:
a.“凈價模式”:維持原有不含稅收入,將10% JCT轉嫁給用戶(即用戶多付10%)。
b.“包稅模式”:自行承擔稅負,通過提高標價覆蓋成本。
但仍需注意,日本消費者普遍對價格敏感度較高,建議通過A/B測試評估市場反應,在調整價格的同時,通過調整對應內購項目的數量或增加贈品的方式,保證游戲內價格體系穩(wěn)定,或針對高粘性用戶(如訂閱用戶)采用包稅模式。同時,如確定價格調整,應該提前通過公開渠道發(fā)布相關公告,向用戶清晰明確告知相關變動,以避免違反消費者知情權而產生不必要的客訴或負面輿情。
根據豁免場景,可預見日服官網支付搭建的重要程度將進一步提升,而與此相關的合規(guī)要求,我們仍建議出海廠商參考《游戲官方支付如何合規(guī)搭建(二)海外篇》【K1】 中的相關內容,予以把握,此處做簡要梳理:
a.應要求游戲用戶通過游戲公司自建游戲賬號登錄官網平臺完成充值
游戲公司應強化賬號體系的獨立性,通過自建游戲賬號系統并在游戲內為玩家提供游戲進度同步或綁定的功能,在官網充值頁面要求玩家通過自建游戲賬號或第三方社媒賬號登錄充值,形成與游戲公司強綁定關聯關系。
b.官網充值項目進行價格展示時的合規(guī)義務
為吸引玩家在官網平臺直接進行充值,游戲公司一般都會在相關購買項目中設置5%~10%的返利或折扣。公司需注意展示明確的充值價格,以及購買項目中內含的虛擬道具項目公示明確,以防止構成虛假宣傳情形而導致客訴。
c.避免在游戲中內嵌引流鏈接
針對官網充值平臺的相關信息,建議游戲公司通過社媒、社群、游戲論壇、新聞稿、游戲外廣告投放、KOL宣傳等方式進行推廣宣傳。
d.在充值退款設計上應遵守各地區(qū)退款政策
在開設官網充值平臺后,游戲公司勢必需要直接面對用戶退款、充值異常相關的客訴問題,需要配置相應運營人員進行管理。同時,在退款政策的設計上,也需要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相關法律,確認不同的同意退款場景。
蘋果在日本推行的10%消費稅強制代扣措施,是日本政府在數字經濟領域加強稅收征管、實現公平競爭的重要舉措。通過將稅收責任轉嫁至指定的特定平臺運營商,既簡化了跨國電子服務的稅務管理,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透明的消費體驗。對于在日本銷售數字內容的非日本開發(fā)者而言,充分理解這一新規(guī)的實施機制、及時調整定價策略以及做好稅務合規(guī)工作,將是未來成功運營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