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宜家創(chuàng)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有機會與馬云見面,他們很可能會相談甚歡。
某種程度上,他們都起家于減少中間商、追求性價比的遠程交易——馬云是電商,坎普拉德是郵購。
17歲創(chuàng)業(yè)后,坎普拉德從俄羅斯進口便宜的木材,加工成家具,然后在報紙中縫里做小廣告獲客,最后把家具托運給下單者。
通過這樣的方式,宜家把價格壓到了最低,打造了一個低價普惠的現(xiàn)實烏托邦。
在馬云卸任近一年、在坎普拉德去世近三年后——宜家和阿里走到了一起。
今年3月10日,宜家家居(IKEA)宣布正式入駐天貓,這是宜家在第三方平臺開設的全球首家官方旗艦店。
2008年,坎普拉德曾一度嚴詞拒絕電商,他認為,電商并不能完美展示家裝風格,會減少來店的客人,會導致宜家失去一些額外生意。
但現(xiàn)在,他的這種憂慮可以打消了——618期間,天貓上線了“3D購”。包括宜家內(nèi)的100多個品牌和商家,首次大規(guī)模應用了3D購物技術。
剁手黨宅家“躺平”,足不出戶,就可以身臨其境,在手機上云逛商場購物,提前預覽商品擺在家中的真實效果,可以“享受所想即所見,所見即所買”的購物閉環(huán)服務。
疫情期間應急加速上線的這一功能,卻很可能開啟了互聯(lián)網(wǎng)家裝新時代。
1 線下失血近半,線上回血16倍
這是宜家自1998年入華以來,門店首次全部關閉——1月29日,宜家因為疫情關閉了一半門店,第二天,又關閉了全部門店。
被疫情沖擊的不止宜家,家裝行業(yè)集體陷入困境——2020年1-4月,全國規(guī)模以上的家居建材賣場銷售額下跌幅度達到了48.8%。
門店停擺,但壓抑的需求卻越發(fā)難耐,宅在在家好幾個月的人們,已經(jīng)對家裝審美疲勞了,升級欲望勃發(fā)。
新浪家居發(fā)布的《疫情下的家居消費心態(tài)調(diào)查》顯示,高達65%的用戶打算在疫情之后,升級家居環(huán)境。
淋淋漓漓的疫情持續(xù)數(shù)月,至今也未能徹底消散,線下家居建材行業(yè)依然沒有全量回復,因此,無論是嗷嗷手癢的剁手黨,還是急需回血的商家品牌,都對疫后首個全民購物節(jié)——618期待頗高。
數(shù)據(jù)果然沒讓人失望。
天貓618“愛家日”數(shù)據(jù)顯示,開場1小時,家裝行業(yè)整體成交金額達到去年同期的16倍。
上午10點,全友、顧家家居(45.110,0.00,0.00%)等50個家裝家居品牌同比增長翻10倍以上。
一看到數(shù)據(jù),源氏木語創(chuàng)始人張群峰很是驚喜,“失去的3月找回來了!”——今年公司在天貓618開場10天的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翻番。
而紅星美凱龍(10.530,0.00,0.00%)家居集團執(zhí)行副總裁陳東輝則慶幸不已,好在去年紅星美凱龍去年就與阿里達成戰(zhàn)略合作,線下167個賣場也鍛煉了在線上運營的能力。
“疫情期間線下停擺,是對門店做數(shù)字化的一次警醒”,看著618暴漲的數(shù)據(jù)后,原本愁緒滿場的紅星美凱龍商家,如今也從容淡定了許多。
而對于剛來天貓嘗鮮的宜家等品牌來說,趕在618前夕剛剛開通3D購,猶如孫悟空拿到了金箍棒。
點開宜家天貓店的樣本間,就如同走進了宜家的線下門店——3000平方米的上海寶山店,按1:1比例復刻至了天貓的樣板間。
身臨其境的沉浸感,立體清晰的視覺,書房、臥室、廚房、客廳,冷淡的北歐風,清新的田園風,復古的老上海風,波西米亞的異域風情,等等,在這里都可以一飽眼福,看中的家具、擺件、小家電等等,還可一鍵點擊,下單購買。
“消費者不能去店里,那我們就想辦把店搬到消費者的手機上。”天貓家裝行業(yè)新零售總經(jīng)理宋廣斌說。
這樣的3D購物體驗,也讓不讓剁手黨大呼新鮮。整個618期間,天貓上的10000多個樣板間,吸引了超過3600萬人次體驗“云逛街“。
癡迷于逛街的用戶,半小時都舍不得離開;
看得美買得爽,3D購物轉(zhuǎn)化率較行業(yè)平均水平提升了9倍,同比正常引導成交客單價提升超200%;
邊看邊咨詢,50000人享受了在線設計服務,設計客服引導成交轉(zhuǎn)化率提升了約10%;
門店導購可以免費開通淘寶直播,變身在線主播;等等。
3D購正在完美復刻家居賣場的全套線下服務。
嘗新之后的顧家家居相關負責人點贊連連,“這可能是疫情以來對我們最有用的新技術。建立3D線上展廳,相當于把一個門店覆蓋至全國,讓逛的人更多。”
2 用戶躺逛,品牌躺贏
3D購在618期間初逞威風——但其未來大展拳腳的天地,很是寬廣。
早在疫情之前,宜家的高管們就已明白,增速更快的線上,正在成為主場——2019財年,宜家銷售額同比僅增長5.0%,其中,線上銷售同比增長高達46%。
盡管,線上化的趨勢滾滾而來。但整體而言,家裝家居大盤依然在線下——2019財年,宜家線上銷售額占比也就11%左右。
而另有統(tǒng)計顯示,中國家裝家居行業(yè)市場的總量約有5萬億元,但線上占比不到10%。
其實,用戶對于線下家裝家居行業(yè)并不滿意。
高度非標的家裝家居行業(yè),高價、低頻、水深、套多,《中國家居消費權益保護研究報告》顯示,剁手黨對家居消費的總體滿意度不足60%,堪稱投訴重災區(qū)。
另一方面,互聯(lián)網(wǎng)原住民已經(jīng)漸成家裝家居消費主力。
DCCI的調(diào)研顯示,在家居行業(yè)的消費人群中,80后占比過半,90后的占比也超過三成,而這些人群習慣了網(wǎng)購。
盤踞于線下的家裝家居行業(yè)也苦不堪言。
有家居品牌副總裁告訴《財經(jīng)故事薈》,“門店靠打廣告引流的話,一個獲客成本在2000元以上,租金也一直在上漲。”
而且,由于家裝家居極為低頻,高價獲得的客戶,也難以二次復購留存。
無論是恐懼套路的用戶,還是增量難求的線下商家和品牌,都在急切期待互聯(lián)網(wǎng)的洗禮。
但是,家裝家居行業(yè)不同于其他低價日常消費,由于很多家具都是個性定制,客單價高,退換貨成本也高,因此,用戶決策極為謹慎,而商家也必須精準洞察用戶的真實需求。
因此,傳統(tǒng)的單一的圖文展示,其實很難滿足雙方需求,而應勢而生的3D購,解決了上述痛點:
一來,杜絕了線下交易不透明,用戶多跑腿、易上當?shù)耐袋c,發(fā)揮了電商平臺高性價比、高透明度、高便捷性的優(yōu)勢。
二來,又補足了在線交易溝通方式單薄、服務體驗單一的痛點,復刻了堪比線下購物的豐滿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