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拼多多出海跨境電商Temu在美國低調上線。早期,Temu并沒有掀起波瀾,上線40天,美國App Store免費購物應用下載量榜單前10名中,不見其身影。10月18日,Temu短暫地掀起了水花,沖上了排行榜首,隨后,又逐漸退居亞馬遜、SHEIN、沃爾瑪和耐克之下。
國內外對Temu出海究竟有沒有勝算爭議不斷。復制拼多多在國內的低價戰(zhàn)略,能否撼動美國電商霸主亞馬遜的地位,一時之間,似乎都給出了較為消極的答案。
到了11月,事態(tài)出現了轉折,Temu已經連續(xù)霸榜美國App Store購物類下載排行榜一周以上。而上一個終結了亞馬遜登頂榜單的,正是被稱為跨境電商黑馬的SHEIN。
那么,美國人到底如何看待Temu?
制圖:品牌工廠 數據來源:七麥數據
據媒體報道,上線兩個月,Temu的GMV已經突破了9000萬美元,年底前GMV目標是3-5億美元,未來一年的目標是30億美元,5年內到達300億美元。而快時尚界的寵兒SHEIN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用了10年。
據悉,席卷了全球快時尚市場的SHEIN,預計2022年,GMV可達300億美元。
Temu的第一步目標看似有些遙遠。但隨著歐美銷售旺季,尤其是黑色星期五的到來,Temu一刀比一刀砍得狠。
實際上,Temu上的黑色星期五早就已經開始了。正如美國媒體所報道的,“Everyday's Black Friday”,Temu上每天都是黑色星期五,全場商品最高可享3折優(yōu)惠。補貼后的結果是,一臺空氣炸鍋2.99美元、10雙襪子1.87美元,一雙女款運動鞋1.85美元。
Temu狂撒福利是一回事,消費者愿不愿意降級消費是另一回事。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2021年人均收入達3.8萬美元,美國人也會對價格敏感嗎?美國的零售媒體2PM評論道,“美國人永遠不會對便宜貨說不,如果有的話,那肯定是資本主義的詛咒?!?/span>
從Lululemon到優(yōu)衣庫(以緊身褲為例,前者的價格是后者的2倍),從Natori到Target(以內衣為例,前者的價格是后者的10倍),美國消費者表示,自己正在尋找更便宜的替代品。根據美國多家公司的信用卡數據,近幾個月,美國人在奢侈品上的支出放緩,這意味著有錢人也在收緊口袋。
消費降級風暴正在席卷美國,而Temu恰好滿足了美國人對超低價格的極致想象。
在Temu熱賣的一款價格8.42美元、銷量1900的聯(lián)想藍牙耳機評論中,品牌工廠發(fā)現,大部分消費者都表達了對價格的滿意。其中一條熱評表示,這款藍牙耳機可以很好的作為Aftershokz的替代品。
Aftershokz是一家骨傳導耳機品牌,在亞馬遜的耳機售價為129.9美元。而在亞馬遜上,同類骨傳導藍牙耳機的最低價格為18.59美元,銷量為230。
這可能意味著,美國消費降級使Temu正在蠶食亞馬遜的低價位產品市場。
以超低價策略入局美國電商市場,Temu雖然掀起了水花,但美國輿論并不認為Temu會對亞馬遜造成任何威脅。
Wired評論道,Temu的快速增長是人為誘導的結果,通過補貼早期客戶獲得口碑。但獲得美國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是Temu要面對的最困難的問題之一。
還有媒體表達同樣的擔憂,一位從事跨境業(yè)務的行業(yè)人士表示,海外消費者更習慣在亞馬遜上購物,即便有了Temu,他們還是會去亞馬遜購買已經想好的產品和品牌。所以,Temu可能會蠶食亞馬遜在部分領域的市場份額,但不可能危及亞馬遜在美國市場的主導地位。
不過,Temu也很重視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度,在培養(yǎng)美國用戶的購物習慣上,可謂是揮金如土。據悉,Temu前三個月將投資約10億元人民幣進行營銷,主要集中在流量和內容投放上。
自上線以來,Temu在招攬新用戶上可謂花樣百出,新人購、注冊七折券、新用戶包郵、全站無門檻折扣等。同時,Temu也沒有放棄國內拼多多的拉人砍價策略?;诿绹蓛?yōu)化為“Referral Bonus”(推薦獎金),即老用戶通過邀請新用戶注冊可獲得獎勵,人頭數越多,獎勵越豐厚。
目前來看,Temu的拉新人賺錢戰(zhàn)略,在社交平臺的裂變是非常有效果的。如今在Twitter等社交平臺搜索Temu,將看見非常多的拉人貼,不少用戶表示,已經獲得了20美元的現金獎勵。
與此同時,Temu在內容投放上也有收獲。Youtube上Temu詞條下的視頻熱度可觀,幾天內可達數千播放量。在最高播放量的視頻評論中,很多用戶表示經博主安利之后,成為了Temu的新用戶,并獲得了很好的購物體驗。
用戶信任問題是Temu在美國面臨的另一大挑戰(zhàn)。
多家美國媒體不約而同的表達了對中國產品質量問題的擔憂。
不少用戶表示,在Temu購物需要承擔商品質量差和貨不對板的風險。但Temu低到離譜的價格,在質量問題面前出現了新的化學反應。Twitter上的一位用戶表示,我在Temu上買了10件產品,扔掉了9件,但就算這樣,價格依然要比亞馬遜便宜很多。
產品質量是電商平臺能否長久生存的立身之本,Temu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為把關產品質量,Temu不斷做出規(guī)則上的調整。據11月2日最新版退換貨規(guī)則,支持消費者90天內,無理由免運費退貨,且程序十分簡單。
除此之外,美國輿論斷定,Temu無法與亞馬遜競爭的另一個地方是快遞速度。2PM在10月份的一篇報道中指出,中國商家發(fā)貨后,包裹需要兩周時間才能到達。如今,Temu上8成訂單已經可以實現10天內到達。為更好優(yōu)化快遞時效,Temu推出了訂單滿99美元,即可享受免費快遞加急服務。99美元以下的訂單,可額外花12.9美元購買加急服務,快遞加急后在一個星期內就可以收到貨。
但品牌工廠了解到,不是所有商品都可以選擇12.9美元的快遞加急服務。此外,Temu還承諾,如果消費者沒有在約定時間內收到貨,可收到5美元的積分賠償。
11月10日,Temu為進一步優(yōu)化快遞時效,將壓力給到了賣家。據電商報報道,Temu向商家開放了JIT預售模式。JIT即準時生產方式,又稱作無庫存生產方式。賣家只需要根據實際產生的銷售訂單,在24小時內完成發(fā)貨即可。但規(guī)定商家發(fā)貨只能選擇“順豐加急”,且運費需由商家自行承擔,而對不達時效的商品,Temu會對商家罰款。
即便如此,美國媒體也認為,Temu不會在美國電商市場掀起波瀾。
“中國電商平臺破局美國成果寥寥”,wired評論道。2010年上線的速賣通,在西班牙和俄羅斯已經成為排名第一的電商網站,但在美國的成績卻不盡人意。據Insider intelligence的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成交額前十的電商公司中并沒有速賣通。
品牌工廠的一位朋友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在To C平臺上,像速賣通,絕大部分賣家都需要從中國跨境發(fā)貨,消費者體驗、留存率等都會大打折扣。因此,速賣通的復購率很低,廣告推廣成本卻很高,很難在當地消費者心目中形成好的平臺品牌形象 。
從美國的經驗來看,電商平臺還是要以當地賣家為主。這樣,平臺才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可以避免時差,更及時地為消費者服務。當地賣家(或者有海外倉的跨境賣家)的快遞送達時間更快,消費體驗更好。
美國電商規(guī)模極大,據eMarketer預測,今年美國電商銷售額將超過1萬億美元。盡管美國本土電商霸主亞馬遜已經壟斷了約60%的市場,但由于市場足夠大,剩余的利潤空間誘人。
TikTok自然也要進軍電商市場。相比于速賣通,字節(jié)的電商路似乎更加坎坷。2021年,字節(jié)在美國推出了TikTok Shopping中的TikTok Storefront模式。有了此功能后,用Shopify等建站平臺開設獨立站的商家,可以授權將商品快速導入到TikTok Storefront。消費者可以在不離開TikTok的情況下瀏覽商品,并在線購物。
經歷了早期摸索,字節(jié)同年推出被稱為“歐版拼多多”的Fanno。Fanno一直未進軍美國,但高開低走,數據慘淡,最新消息是已關停。
中國電商平臺在美國一直未掀起太大的浪花,直到SHEIN的出現。據報道,2020年,SHEIN成為美國青少年第二喜愛的電商品牌,僅次于亞馬遜。Temu難道沒有可能成為下一個SHEIN嗎?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道,相比于SHEIN,Temu更像速賣通。
相比于速賣通,SHEIN在營銷和帶貨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雖然Temu在營銷上也下足了功夫,但兩者存在本質區(qū)別。Temu做出的數據是憑借廣告驅動的,依靠超級價格吸人眼球。
而SHEIN不僅存在價格優(yōu)勢,還引領了時尚,席卷了Z時代的穿搭風格。這正是速賣通和Temu沒有做到的。理念不同打造出來的品牌形象也不同。消費者去SHEIN購物,首先是為了了解最新的時尚潮流,并以超低價格購買;而速賣通們打造出來的品牌形象是,消費者想要便宜東西。
Temu也正在借鑒SHEIN的路徑。SHEIN多年來探索出來的可行路徑、商業(yè)模式,以及培育的供應鏈體系,Temu都在積極模仿。有消息稱,Temu正在爭奪SHEIN的供應鏈,并四處挖人。
無論在美國最后取得什么樣的結果,Temu注定打開了一個新的時代。正如美媒所寫,美國DTC模式背后的力量已經開始緩慢地瓦解。Temu連接了消費者與制造商,打造了一個CTF時代(Customer-to-Manufacturer),保證了商品非常低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