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碧年貨、育碧式開放世界,核心玩家對這些都不陌生。近些年來,育碧推出了不少公式化的開放世界游戲,也在比較規(guī)律地更新一些既有的游戲系列。這樣產出模式的效果各有不同,很多游戲雖然在商業(yè)上比較成功,但也因為游戲內核、玩法模式大同小異而受到詬病。
而這些產品的形態(tài)背后,是育碧內部“編輯團隊”(editorial team)這個部門,在對各個項目施加不容易看見的影響。在以往的模式下,受大公司弊端的限制,編輯團隊的運行模式,讓一些不同的游戲項目最后變成了“少數(shù)一兩個人意志的體現(xiàn)”。
在過去的20多年里,育碧游戲以及IP的創(chuàng)作,都是由一個名為“編輯團隊”(的部門來監(jiān)督指導的,這個設在巴黎的團隊由大約100名設計師、制作人構成。他們會監(jiān)督游戲創(chuàng)意的各個方面,從玩法設計到劇本撰寫。
編輯團隊并不直接參與到游戲開發(fā)中,但是對公司內的各個開發(fā)團隊有著重大的影響。從以往情況來看,編輯團隊的存在,使得育碧不同的游戲項目之間產生了緊密的聯(lián)系,這些游戲項目通常也會互相借鑒彼此的優(yōu)點。
正是受到編輯團隊的影響,育碧近些年推出了不少開放世界玩法、系統(tǒng)化的游戲,也在游戲中加入了更多的線上、網(wǎng)游元素,并且會強調游戲背景敘事要取材于現(xiàn)實世界,但同時也要避免明顯的政治傾向。
2014年育碧的編輯團隊
然而,由于2019年《全境封鎖》2和《幽靈行動:斷點》的表現(xiàn)沒有達到預期,育碧推遲了《看門狗》和《彩虹六號》等幾個系列新作的發(fā)售時間,以保證上線時游戲的質量。同時育碧還宣布,將會在公司的研發(fā)流程上做出重大改變。
上周五,育碧在聲明中向外媒VGC(Video Games Chronicle)透露:對于編輯團隊來說,這些改變意味著團隊的擴張和重組。
“我們正在強化編輯團隊,以便能讓他們更靈活地輔助公司在世界各地的開發(fā)團隊,從而為玩家?guī)碜罴训挠螒蝮w驗?!庇淘诼暶髦羞@樣描述。
VGC的消息源稱,編輯團隊重組的核心目標是讓育碧的游戲陣容更多樣化。過去,育碧游戲一直因為有太多“育碧式的相似特征”而受到指責。10月份宣布延期的時候,育碧CEO Yves Guillemot稱將會盡可能地推動游戲的多樣化。
根據(jù)VGC得到的消息,改組后的編輯團隊仍然由首席創(chuàng)意官Serge Hascoet領導,但VGC的信源稱,向Hascoet匯報的VP數(shù)量將會增加,并且會有更多的自決權限,從而使Hascoet能了解到更廣泛的項目情況,而不是直接做決定。
改組后,7位VP會分別負責各自的游戲項目,并且有權力自主決定游戲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而Hascoet則會在一些關鍵節(jié)點上檢查項目,就像CEO Yves Guillemot所做的那樣。
育碧認為,通過擴充編輯團隊的領導層人數(shù)、分攤決策權,編輯團隊能幫助各游戲項目發(fā)展出自己的特色。VGC的信源也提到,給團隊以更多資源、不僅限于巴黎團隊的權限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按照此前的制度,編輯團隊會向每個游戲項目指派至少一名流程設計師和制作人,他們會在巴黎監(jiān)督游戲的研發(fā)、提供指導意見,但他們沒有提供個人意見的權限,所以最終都是聽從Hascoet的指示。
育碧CCO Serge Hascoet
另一個匿名信源告訴VGC,“此前編輯團隊的制度,導致育碧所有游戲最終都是一兩個人意志的體現(xiàn)。這也是為什么育碧的游戲表現(xiàn)出了很多的相似性,因為都是同一種品味的反復出現(xiàn)?!备慕M后的編輯團隊將由現(xiàn)有的員工組成,比如編輯副總裁Tommy Francois,同時還會把育碧加拿大的部分資深設計師囊括進來——比如來自《光之子》項目的Patrick Plourde 、來自《細胞分裂》醒項目的Maxime Béland,后者跳槽去Epic Games一年后又返回了育碧,主要就是為了當前的新角色。
去年10月的時候,育碧的CEO Guillemot稱公司從《全境封鎖2》和《幽靈行動:斷點》的失利中學到了3個重要的點:
首先,育碧要確保每個系列推出新作和上一作之間有足夠間隔,以確保玩家有足夠的興趣。
其次,Guillemot承認,公司層面需要給那些有玩法、設計創(chuàng)新的游戲更長開發(fā)周期,從而使游戲能提供出更獨特的體驗。
此外,Guillemot也提到,育碧內部的各個項目需要表現(xiàn)出更多特色、更明顯的區(qū)分度。
簡單來說,在過去的幾個月里,“育碧想要做什么游戲”這一點發(fā)生了變化。
而根據(jù)VGC得到的消息,為了適配公司新的開發(fā)流程,育碧蒙特利爾就有至少一款“完成度很高”的游戲被取消了。同時,另有一些服務型游戲(games as service)的項目也進入了返工階段,以便表現(xiàn)出更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