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墻壁上出現第一裂縫,用不了多久墻壁就會逐漸倒塌。
因為反壟斷、分成比問題,最近兩家巨頭企業(yè)蘋果與谷歌成為全世界的焦點。幾天前,韓國正式通過了《電信業(yè)務法》修正案,強制應用商店開啟第三方支付,引來了全球的目光,只待文在寅總統(tǒng)簽字、該法案即可生效。
在外界重壓之下,果不其然,蘋果率先作出了讓步。9月2日,蘋果再次發(fā)出了一則公告稱,為了與日本公平貿易委員會達成調查和解,自2022年,“閱讀器”類iOS應用可以采用跳轉網站的方式使用第三方支付,但并不含游戲類應用。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蘋果首度發(fā)聲。8月26日,蘋果便已經在應用內支付的態(tài)度上有所松動,在官網上發(fā)表聲明稱將對App Store協(xié)議進行修改。
一周之內連發(fā)兩則公告,蘋果公司的反應可謂十分迅速,并且給到了行業(yè)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受,游戲業(yè)最關心的分成比、第三方支付問題真的要迎來拐點了嗎?
在GameLook看來,蘋果的行為似乎更加明確了一件事,蘋果將從更廣泛的APP生態(tài)逐步退守到游戲圈,而用以抵擋外力的“高墻”、恰恰是游戲業(yè)自己砌起來的。
兩度發(fā)布公告,游戲之外:果斷讓步
如果從宏觀層面來看,兩則公告看似都在說同樣一件事,但在細節(jié)上卻有所不同。
在8月26日的公告中,蘋果表示“為了給予開發(fā)者接觸消費者的更多靈活性,蘋果公司宣布開發(fā)者們可以使用溝通方式(比如電子郵件)來分享iOS應用之外的支付方式。而針對在應用程序內發(fā)生的交易,如設置第三方支付、應用內H5頁面等依舊不被允許?!?/p>
與此同時,蘋果對于適用這部分改動的開發(fā)者也并沒有做出明確的界定,所以哪些應用會受益還有待蘋果進行詳細說明。
或許因為8月26日公告主要是為了緩解美國市場的輿論壓力,而最新的公告則是為了應對日本公平貿易委員會(JFTC)的調查,地域的不同導致了公告內容也存在著差異。
相較而言,在9月2日發(fā)布的新公告中,將上則公告中較為模糊的部分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明確,提供了更多信息。
比如這一次新公告中信息量最大的點,莫過于明確了可使用網站跳轉的方式接入第三方支付,但僅限于“閱讀器”應用。而關于所謂的“閱讀器”應用,蘋果給出的解釋是,包含數字雜志、報紙、書籍、音頻、音樂和視頻類APP,因為他們不包含“應用內的數字商品和服務”。
正因如此,外媒普遍認為,Netflix、亞馬遜、Spotify等應用將成為最大的收益者。顯而易見,國內市場相關的應用比如優(yōu)愛騰、B站等,或許也能在2022年享受到新規(guī)定,加入第三方支付頁面。再者便是斗魚、虎牙、企鵝直播等直播平臺,以及起點、快看漫畫、微信讀書等一些產品。
實際上,這些產品早就苦抽成久矣。比如微信打賞功能就曾因為抽傭問題關閉,在騰訊與蘋果激烈的交鋒后,蘋果最終讓步宣稱不抽傭,該功能才最終恢復。
而相信平常經??粗辈サ挠脩粢灿兴私?,不少主播都會為iOS用戶提供“教程”,引導其盡量避免直接通過應用內支付,原因便是因為抽傭的存在,內購道具往往貴上不少。
當然,由此也產生了不少新問題,比如Spotify早在2016年就關閉了蘋果支付通道,開放第三方支付或許并不會大幅提升收入,國內的直播平臺、視頻網站同樣如此。從客觀角度而言,如果蘋果允許開放第三方支付,這些App的收入是否會大幅提升還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應該也能夠為其帶來一定的好處。
此外,相較于之前的公告,另一大不同的點則在于,既然僅限于“閱讀器”,那么言外之意便是,游戲因為包含了“應用內的數字商品與服務”,所以蘋果不予開放第三方支付?;蛘哒f,只要擁有應用內數字商品與服務的產品,基本上都可以稱之為游戲。
蘋果的這套說辭相當于,說了,但沒完全說。
正因如此,在海外有不少人對蘋果的說辭感到擔心,因為他們認為蘋果對于“閱讀器”的定義不夠嚴謹,這很有可能導致蘋果“玩文字游戲”以避開監(jiān)管。
比如蘋果的老對手Epic CEO Tim Sweeney就稱,蘋果聲明中關于“安全”的措辭很看起來很不安全。同時按照蘋果的說法,那《Roblox》也可以算是閱讀器。
他還打趣道,亞馬遜視頻是所謂的“閱讀器”,但也提供的可租借/購買的電影也算是應用內數字商品,這是真實存在的嗎?
與之擁有類似觀點的還有海外科技媒體The Verge的記者,他表示蘋果公告的內容很多,問題也很多,比如如何定義閱讀器?對于第三方鏈接有沒有規(guī)定?等等。
就目前來看,蘋果對于閱讀器的解讀不算詳細,確實也存在一定的解讀問題,比如由于云游戲采取的是串流的方式,所以從某種程度而言也能夠算閱讀器。究竟如何界定、如何規(guī)劃,或許還需要等到蘋果進一步解答。
但有一點外界是能感受到的,蘋果在游戲之外,選擇對有著公眾支持、惹不起的行業(yè)和開發(fā)者做出重大讓步。
單獨劃分類別,蘋果退守游戲圈、展望Metaverse
兩則公告、兩度聲明,蘋果在開發(fā)第三方的速度不可謂不快,而在另一頭,谷歌的處境可以說是騎虎難下,原本強制應用內抽傭的計劃或許舉步維艱。
需要指出的是,與谷歌不同,在態(tài)度轉變的同時,蘋果提出了一個劃分標準“應用內的數字商品與服務”,從描述方式上來看,GameLook覺得與如今的手機游戲產品的形態(tài)十分契合,精準的描述出了手游的狀態(tài)。
而從收入角度,這個標準圈定了游戲業(yè),其實保全了AppStore 80%以上的收入來源,蘋果不可謂不聰明。
那么,再進一步大膽推測,既然蘋果要單獨將“應用內的數字商品與服務”這樣的虛擬服務進行分門別類,是否意味著蘋果正在規(guī)劃的Metaverse?雖然蘋果幾乎沒有談到過Metaverse,在與Epic的世紀大戰(zhàn)中也因為Metavrese“受欺負”,但如果蘋果想要去構建Metaverse或者類似的東西行不行?
GameLook的答案是:還真行。
一方面,蘋果坐擁App Store這么一個巨大的平臺,其中所囊括的應用已經深入到了如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按照之前Niantic CEO的觀點“真正的Metaverse不應該是取代現實,而應該讓人類的體驗更美好”??陀^上而言,因為App Store的出現,人們的生活體驗得到了很大程度提升,蘋果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另一方面,蘋果在VR、AR市場也藏有“大殺器”。今年初,蘋果除了被爆正在造車,另一個大新聞便是正在研發(fā)一款頭戴式VR設備,預計將在2022年上市,甚至還有傳聞稱蘋果正在研發(fā)AR眼鏡。
眾所周知,在虛擬現實領域蘋果一直處于龍頭地位,且尤其在AR賽道頗有建樹,隨著硬件設備逐漸走向市場,如果能夠取得龐大的用戶數量,蘋果構筑Metaverse的夢想似乎并不算特別難。
正所謂,哥雖然不身處江湖中,但江湖中處處有哥的傳說。作為全球科技企業(yè)龍頭,蘋果的技術實力與豐富的資源讓其擁有實力建設Metaverse,只是做不做的問題。
蘋果退守游戲圈的底氣:主機三大家成了成功案例
當然,無論是對于蘋果還是谷歌,眼下的首要問題還是需要面對監(jiān)管。如果監(jiān)管繼續(xù)緊逼,蘋果必然也要對剩余的“應用內的數字商品與服務”類產品作出裁定。
但昨天GameLook就曾分析過,手機硬件設備實際上與PC十分相似,均為通用型設備,游戲僅僅只是功能之一,并非全部功能。
而與手機平臺分成比有些相似的其實并非PC,而是游戲主機這類專用型平臺。不過,因為是游戲專用設備,平臺往往能夠給開發(fā)者提供大量含有價值的工具與服務,并且主機廠商為了主推高標準的設備,前期的投入也不容小覷。
如果手機應用商店遲遲不愿意在分成比問題上作出讓步,甚至提供類似的服務,那么是否意味著要對標這些專用型設備。如果是,那么在監(jiān)管層面,手機設備該如何界定就成了難題。
反之,如果一視同仁,法律法規(guī)是否也要對主機三巨頭的分成問題進行審視。
況且,雖然如今的主機在廣義層面仍可成為游戲硬件,但在功能上已經遠不止于游戲,如PS已經具有了流媒體的能力,追劇看番基本不在話下。
那么,手機應用商店與主機游戲商店能否一概而談?這二者從法律層面如何界定,成為了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傊鉀Q壟斷問題或許是大多數人所期望的,但在真正的實施過程中可能還面臨的大量的問題與困難。
當然,就目前來看,無論是韓國法律的具體生效時間,還是蘋果新規(guī)定的生效時間,都集中在了今年下半年與明年?;蛟S如何轉變、如何實施、如何監(jiān)管等一系列問題都會逐漸明朗,只需靜觀其變、靜待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