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烏拉圭《觀察家報》網站12月28日報道,受疫情影響,拉美地區(qū)用戶越來越多地參與數字支付解決方案。研究表明,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拉美只有45%的人進行過在線交易,疫情發(fā)生后,現(xiàn)在這一數字將近翻了一番,達到83%。此外,有超過5000萬拉美人首次在網上購買產品并表示會再次網購。
烏拉圭數字經濟商會(CEDU)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52%的烏拉圭人使用互聯(lián)網購買產品或服務,42%的用戶在線支付賬單,34%的用戶使用諸如Uber,Easy或OrdersNow這樣的軟件。5%的受訪者表示,去年他們每月進行一次網購,其中9%的用戶同期進行了7至12次,而30%的用戶進行了兩次或多次。
面對改善購買和銷售體驗的新需求,金融機構看到了巨大的商機。銀行、發(fā)卡機構、金融科技公司等已經在技術和創(chuàng)新方面做了大量投入,目的是創(chuàng)建新的支付平臺和綜合功能,以便能夠更好地為企業(yè)、企業(yè)家和專業(yè)人士提供服務,并為消費者提供不同的體驗。
(來源:駐烏拉圭東岸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