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呆過的微軟、騰訊、Zynga、Gameloft、創(chuàng)業(yè)公司,還有近期一些顧問項目的招人情況對比,僅作個人觀察結果,不具備普適性:
大公司-外企
· HR、獵頭、推薦
· 985、211
· 英文
· 應屆生、有經驗的(最好是大廠/外企)
· 強調專業(yè)、能力、學習成長性,是否項目類型完全匹配并沒有特別強調
大公司-民營
· HR、獵頭
· 一本
· 有經驗的(大廠對口項目)
· 看重公司、項目品牌對口、是否能干活沒那么重要(個人感覺是大陸不少項目現(xiàn)金豐富,對于怎么做好,項目到底是不是“具體候選人出的效益”其實并沒有太多分辨能力)
創(chuàng)業(yè)公司
· 行政/助理/HR/老板、獵頭、熟人
· 大專
· 有經驗的,來了就能上手干活的
· 老板看的順眼的,和團隊契合度高的
Hr+獵頭組合
· 如果HR向,只要工作量夠,一般是可以支撐公司、項目需要的人力的,獵頭找人的渠道其實和HR大同小異,無非是幾個重點招聘站點、論壇、資源庫,獵頭資源庫可能還沒HR的豐富
· 如果HR說一定用獵頭,中間可能有兩邊吃的可能;當然急召也有用獵頭的,老板知道市場價就好
· 獵頭,一般到崗+轉正付款,有效再付錢,屬于項目合作,好的獵頭比新人HR可能效率更高一些,如果HR還要兼職做行政、助理等的事情,精力顧不過來,獵頭也是很好的一個補充渠道
· 正經來說,只要HR走上正軌,其實常規(guī)的招人需求是完全可以覆蓋的,關鍵是跟項目組、公司的配合程度,JD溝通到位、需求明確、篩選過程當中多反饋,踏實的HR還是比較好用
· 如果碰到小心思多,員工立場的HR,老板可能比較難做,畢竟發(fā)工資的是老板/公司,HR作為老板的防火墻,權衡好自己的位置+利益,更多從公司角度出發(fā),多做事,主動性高最好,主動性一般的多做、多看、多觀察,也是能出成果
· 對比行政一般是員工向,搞好員工關系,減少成員磨合、團隊有凝聚力,福利方案出全,和大家關系都不錯,可以調節(jié)氣氛是更不錯的
好的HR
· 6大職能模塊能拎得清的其實已經不多了,專業(yè)對口,互聯(lián)網就要互聯(lián)網的,游戲就要游戲的,最好是招MMO開發(fā)就找MMO開發(fā)的HR;
· 會招人:之前短期(按周、月)可以找到和現(xiàn)在崗位需求匹配的人、JD整理輸出專業(yè)、刷招聘渠道有技巧(保持更新、排名靠前)、有一定的面試技巧(看人是否靠譜)、能談薪酬福利、積極主動熱情溝通(良好反饋、有禮有節(jié))
· 會開人:平衡公司和員工利益(老板們自然希望偏向公司,最好的是能提前規(guī)避各種問題的)、提前掌握員工心理狀態(tài)、提前補人(有一定的人才庫)
· 能配合做績效:規(guī)章制度公平合理合法、協(xié)調監(jiān)督(及時反饋勸說)、及時配合反饋績效落地效果
· 工商、社保、公積金可以配合處理:大公司有自己處理,也有找代辦的,部分情況還是需要HR配合處理,至少能百度全套流程(保障公司利益、高效處理事務)
· 組織結構什么的,一般不指望HR做,都是老板自己或者讓專業(yè)的人來做,HR負責配合貫徹落實
· 大公司HR一般分工比較細、招聘的、績效的、員工關系的、配到項目組的HRBP等等,不過個人一直覺得HRBP參合項目過重的,這項目就本末倒置容易掛
好的獵頭
· 需求溝通明確
· 匹配度高的簡歷反饋效率高
· 合適的候選人命中率高(面試率、offer接受率)
· 入職后表現(xiàn)比較穩(wěn)定(人靠譜,前期溝通和候選人預期比較符合)
朋友介紹
· 比較推薦的方式,一般人沒什么大問題
· 具體專業(yè)還是需要詳細考察是否對口
· 都是圈子里的,吃頓飯認識一下,交流一下收獲也不少,建議老板們多多使用
招聘渠道
· 每次新項目總要跟HR對一遍
· 南北方不同,年代不同流行的不同
· 大概曾經有過51、智聯(lián)、拉勾、獵聘、脈脈、BOSS、Linkedin等等
· Linkedin是個神奇的網站,外企面試都比較正經,會說下一輪面官的名字,Linkedin上會有很多信息可以參考
招聘流程
· 外企:工作室哭》總部放人頭〉項目負責到組內匯總需求》工作室統(tǒng)一給工作室/地區(qū)HR散播〉官網和獵頭一般都有》一般獵頭效率會高一些〉獵頭電話溝通》HR電話溝通〉約現(xiàn)場面試》項目組派個干活的〉項目組負責人》如果是匯報給總部的項目則是直接約到公司跟總部的人幾輪面試〉資深的還需要約工作室負責人聊》HR敲個offer,就差不多了,外企到HR之前其實就差不多了,只要價錢不是差太多基本可以放心,其實候選人budget基本也是總部說了算,HR負責執(zhí)行,不會有太多話語權
· 民營:項目組哭》老板放人頭〉整理需求給HRBP等》公司統(tǒng)一散播〉小hr聊》項目組聊〉資深的老板也要聊》HR敲個offer,如果HR不對路很可能有談崩,或者明明項目組想要,HR作妖折騰候選人的也不少
· 創(chuàng)業(yè)公司:老板覺得需要》廣而告之〉HR面》團隊面》老板面〉敲定
· 當然也有比較繁瑣的,為了確保候選人匹配度(質量),不同崗位IQ、EQ、AQ(分別對應專業(yè)度、工作習慣、工作態(tài)度)輪播要測一下,然后還有專業(yè)題庫;比方說策劃/開發(fā)IQ+EQ,運營IQ+AQ,客服EQ+AQ,專業(yè)題庫基本是日常工作里需要用到的部分,包括開發(fā)的部分(大部分游戲項目以解決實際問題需要為準,所以日常什么崗位需要什么技能心里有數(shù)便好)
合適候選人命中率
· 創(chuàng)業(yè)之前去過北京一家游戲公司,創(chuàng)始人介紹了一種招人的概率篩選法,很受用,分享給大家
· 試用期,如果要找一名合適的策劃,可能需要發(fā)出5個offer,到崗2-3個,穩(wěn)定一個,為了這5個offer,至少要面試5*20個人,為了面試這100人,可能需要定向約200人,為了約這200人,可能需要篩200*30份簡歷,按周急召,hr得看6000份簡歷,一天大概500份+,面試官需要一天面試10個人以上,純流水線,周末節(jié)假日不休,這樣才能保障ASAP的到崗率;
· 如果HR單崗位一天沒有送來20-50份候選人簡歷,可能工作并不是特別到位;
· 各個崗位各個季度具體篩選概率不一定一樣,但大家可以根據(jù)崗位緊急程度,面試官的時間,HR的工作飽和度算出一個大致的需要每日查看的簡歷數(shù),來確保源頭上能找到足夠的潛在候選人
穩(wěn)定
· 看人,前期同類型公司穩(wěn)定的人,預期跟實際相符,錢給到位了,相對都比較問題
· 前期跳槽頻繁,也不一定,開發(fā)比較喜歡比專業(yè),比拳頭硬(來自一位大拿開發(fā)的建議),所以但凡項目組里有人更牛,一般都比較好帶隊
· 策劃、制作人、美術比較在意項目類型、風格、發(fā)揮程度,老板是否**,如果調整在適度的范圍內,說清楚,溝通好(安撫好),多少有一些成就感,大部分還是可以接受的
· 如果工作時間難以保證,三天兩頭請假有事,基本就準備找人吧
福利待遇
· 相對互聯(lián)網公司,游戲行業(yè)壓力大獎金多,加班多也容易暴富
· 所以福利待遇相對也齊全一些
· 零食少不了,壓力大的,嘴碎的,吃點零食塞住嘴很靠譜
· 泡面、網紅零食,早餐包,站在老板的立場,能節(jié)約不少下去抽煙吃飯碎嘴的時間,大家早點干完早點回去的好
· 基本工資市場價即可,獎金落到實處,外企基本工資:獎金,可能是2:1,高管獎金更多一些,民營比例可能是1:3到1:30
· 逢年過節(jié)有條件都準備一些,給客戶、合作伙伴也需要
· 常規(guī)的規(guī)模大一些的公司,季度獎、年終獎、年會抽獎都齊全,加班費、調休、項目獎金也不少
· 打車報銷、聚餐報銷有的
·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身房補助、電影票會有
· 商業(yè)醫(yī)療保險一般會配一點
· 半年、年度旅游一般有
· 為了加班方便,行軍床、休息室、抽煙室、水果、正經早飯、食堂也不少見
· 也有公司為了早上不吃到開早會,準備早飯的
案例說明
為什么不建議全程hr招人?
將熊熊一窩,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靠譜的人才能招到靠譜的人;有幾分本事的人一般比較容易傲嬌,傲嬌的人不一定有本事,行業(yè)會有些通用規(guī)則,做的業(yè)績大概能說出來,達成策略自己做過的都應該講的明白,碰到戰(zhàn)略上滔滔不絕,細節(jié)上一碰就軟的,真刀實槍干過的人才問的出來,HRBP畢竟不在業(yè)務線,如果單憑幾個名詞,幾個知識點就能考察是否有真水準,圈子里的人未免太俗氣;做得出成績的項目,怎么都有幾個能扛事,實打實出業(yè)績,知道關鍵節(jié)點/卡點在哪點人;
為什么招的名校名企的人不好用?
985不一定好使,合適才是關鍵;大公司的人不一定能干小公司的事情;大公司強調的是精耕細作,五星酒店切蔥花的讓路邊攤去炒菜,真不一定干的來;小公司建議找大、小公司都呆過的人,能吃苦,能適應;純大公司養(yǎng)閑人養(yǎng)懶人,確實也有好項目,畢竟流程規(guī)范,大部分錯過發(fā)家階段,對從0到1的過程后來維穩(wěn)的人語焉不詳,來黑馬公司打新不一定雞血夠、盤的轉、拎得清;當然也有小公司去大公司不適應的,小公司一人多能,大公司相對結構、流程固化;
為什么招的“?!比撕芩??
大公司每個項目總有幾個混日子的,反而正經干活拖著項目跑的是少數(shù),大陸簡歷寫的花里胡哨的更是不少,背調很重要,對項目熟、圈子熟也很重要;比較有意思的背調是有一次看到HR弄來一個簡歷寫的可風騷了(居然比姐還霸氣),各種EA、育碧總監(jiān),負責人,全球項目不管是不是國內的都往上寫,剛好EA妥妥有幾個朋友,幾個title問下來,其中幾個居然是我朋友之前的名頭,還八卦出各種有趣的哏,據(jù)說做一攤黃一攤,圈子不大,知情人真是無處不在;
如果要談的快,簡單直接base+獎金+似有似無的期權+穩(wěn)定性就行,如果長期合作,還是項目理念、公司發(fā)展方向講清楚;
具體也看候選人在意什么,打工人更多是現(xiàn)金多+穩(wěn)定,財務不緊張的則更多是項目類型+發(fā)展速度;
上面是招打工的偏多,如果是合作伙伴,更多是朋友圈、同事圈、校友圈、各種熟人介紹的挖,當然直接去各種知名論壇、技術站點、Linkedin上找到的也有成功案例,大陸人才多,匹配的只要好好找,有耐心,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1,祝大家一切順遂,早日找到合適的發(fā)展機會,靠譜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