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和Quora有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目前看來,主要差距在于:
(1)問題推薦機制:知乎的推薦基于用戶關注的人的動態(tài)而非其關注的話題本身,每次看首頁過濾我實際上感興趣的話題消耗了我很多精力。
(2)問題水化:不知道為什么,感覺感情類生活類的問題開始鋪天蓋地,但嚴肅的問題越發(fā)少了。
(3)回答質量:部分回答有篇幅長,用處少,個人經歷多,相關論據少的硬傷。
(4)名ID效應:像前面幾位提到,的確感覺有名ID獲得過多關注,繼而產生了支持虛高的假象。
所以我已經下定決心把更多時間花在Quora上了。
專業(yè)性差,至少我的專業(yè)ASIC,在quoar上可以看到很多透徹的問題和答案。知乎總體來說專業(yè)性不強。通常quoar上贊同他人的觀點(仍指專業(yè)學科)的人也是該專業(yè)的牛人,至少也得懂。而知乎上,贊,有的時候就像“雖然我不知道樓主在講什么,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我覺得知乎和Quora差距不在產品自身,而在土壤和氣候。還記得小學課文《晏子使楚》吧?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墒情贅湟环N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span>
如果單純研究這棵苗子跟那棵樹為啥不一樣,看到的可能只是類似"葉子有黃斑導致光合作用不充分”、“某些剛萌發(fā)的花蕾還沒開花就自然脫落掉進荒原”等諸如此類的現象,針對這類現象也可分析一大堆原因,比如光合作用原理、花蕾脫落的纖維斷裂步驟等等,寫成論文都有可能顯得很深刻,但都不是根源,單純比較知乎和Quora的差距我覺得是在鉆牛角尖。
或許把研究焦點轉移到土壤和氣候上更有助于發(fā)現其根本原因。比如“葉子的黃斑是因為土壤中使用大規(guī)模生產的化肥與自然糞肥相比缺少某種微量元素”,“某類花骨朵自然脫落是為了避免引來切葉馬蜂而采取的‘自我保護’”,當然其他原因還有很多,但總體上我猜測是“自然氣候”原因造成的。即使完全照搬Quora,進來也一定會變味。
樂觀的是,物種會進化,會適應環(huán)境。我不是知乎工作人員,無法控制知乎的基因序列,但我相信知乎會在自然選擇中探索出屬于自己的“進化點”,進一步適應這片土壤,長成大樹,開花結果。
都是只是知識,知乎玩流量,quora玩圖譜。
quora知道自己是個知識平臺,所以他最眼紅的是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真是一個極具古典互聯網精神的產品,已經從一個工具上升到了人類文明遺產級別。quora看著維基百科就咬牙切齒,他想做,但他晚了。
所以quora換了個角度,不從關鍵詞入手,而是從問題和回答問題的人入手,形成問題與人的圖譜,并把它們連接起來。
你想想,你真的有那么多“新”的問題嗎?
天涯有個詞:月經帖。不管是鍵政圈還是兩性那點事,人都是人,時代與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不會改變彼此最本質的邏輯與情感內核。
既然已經無法做維基百科,quora就想把這些方法論沉淀在自己的手里。核心是以問題為綱、以回答者為目、優(yōu)化搜索與近似推薦,最后做到一進quora,這個類別的東西你能迅速入門。
維基百科告訴你這是什么,quora告訴你這是為什么。所以你上quora查中國相關問題,還能推薦你三年前戰(zhàn)忽局的經典案例。
當然雖然說得這么好,quora做得還是diao慢,這家公司就這樣。
知乎不同。
靠著中國互聯網的體量,知乎起來了,然后迅速陷入迷茫。咱做這玩意干嘛?知乎基本理解自己為一個“高質量的信息分享平臺”。
還是在采集層面,處理和輸出呢?沒概念。
照這個邏輯,那還是廣告、公關、帶貨三板斧嘛。這些業(yè)務知乎也上了。上完之后發(fā)現還是有財報可以交代的。
本來是有機會做“中國互聯網思考地圖”的,弱一級也是中國的“意見地圖”,現在是...“知識分子有點多的論壇”。